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血液内科 > 贫血 > 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
编号:10356518
什么是肾性贫血?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3年9月12日
     贫血是由多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,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、红细胞计数和(或)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,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最为重要。引起贫血的原因可有营养不良、失血、血液系统疾病等。由肾脏疾病而致肾功能损害引起的贫血即称为肾性贫血。常在慢性肾脏病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发生,一般为正常红细胞正常血红蛋白型贫血,且会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不断加剧,治疗效果及预后欠佳。

    常见造成肾性贫血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:

    (1)红细胞生成素减少。由于肾脏疾病致肾功能损害,肾脏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和红细胞生成素减少,影响了骨髓生成和成熟红细胞发生的环节。这是肾性贫血最重要的原因。

    (2)营养不良。由于肾脏病时需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,加之尿排出蛋白的量增加,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,作为造血原料的蛋白质减少而引起贫血。

    (3)出血。慢性肾脏病时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病人常有出血倾向,如有鼻衄、牙龈出血、胃肠道对铁吸收障碍使机体缺铁而导致贫血。

    (4)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即尿毒症时,大量有害物质蓄积体内,抑制骨髓造血功能,加速红细胞破坏,影响红细胞寿命而致贫血。

    肾性贫血时病人常有面色萎黄、唇甲苍白无华、结膜苍白、血红色蛋白下降等症状,同时询问病史,再辅助检查血肌酐、尿素氮等就基本可确诊。

    中国肾病医疗网, 百拇医药